张澜诞生地始建于明末清初,属于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占地面积3000余平米,是一座穿斗木结构的农家复式四合院建筑,收藏张澜生活、学习用品100余件,是张氏家族八代人“耕读传家 诗书继世”的历史遗存,承载了“农家五父子,一门四秀才”的美誉。
1946年,李公仆、闻一多先生遇刺纪实书
1946年《新华日报》发表张伯钧《关于民盟坚持政协决议反对内战》的报道。
民盟人士抗议蒋介石非法解散民盟信函
1944年,民盟印制的《盟员加盟志愿书》
1945年8月15日,民盟发表《在抗战胜利声中的紧急呼吁》
1948年,香港各民主党派响应中共“五一”口号。
1950年各民主党派联合宣言报道
1950年,民盟通知(关于抗美援朝慰劳志恩军和慰问慰劳办法)号召,盟员热烈响应。
张家后人曾用过的纺织机
张家曾用过的米缸
张澜小时候坐过的娃娃椅
张家后人使用过的灶台
张澜曾用过的书桌
第七世祖搬迁至此所建台基
张澜妻子曾穿过的衣物
1661年和刻本《白虎通》
清末精刻本《周礼精华》
1958年重印刊行康有为撰著《孔子改制考》
1891年康有为撰著《新学伪经考》
六合丝绸厂所生产的生丝与丝巾
修建川汉铁路时发行的责股票
张澜穿过的布衣长衫(仿制)
赵东阜所著《鲜英与民主之家》一书
民盟政协代表对当代时局发表的书面谈话稿
1943年9月18日,张澜发表政论文章 《中国需要真正民主政治》
张澜在上海曾使用的皮箱
张澜在上海、北京使用过的毛毯
1950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草案)》
1952年签订的《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946年7月《人民日报》发表《关于民盟向蒋提出抗议反对内战反对特务》的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