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四过“蛴蟆节”
作者:系统管理员 | 来源:系统发布 | 日期:2015/03/13 | 点击:1913次
今天是农历正月十四,各地有着各种各样的民间风俗。而在我们西充虹溪河流域却流传着“正月十四过蛴蟆节”的传统风俗,这一种独特的地方民俗文化,由来已久,历经演变,现已经成为演绎着文化、承载着祝福、寄托着期盼的传统文化。
据介绍,从“蛴蟆节”兴起到现在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传说在清朝年间,一场突如其来的“瘟疫”袭击了民众,许多孩童咳嗽不止,在瘟疫中夭折,并延续多年。后来,有一位高僧云游至此告诉说,这是“蛴蟆瘟”在祸害人间,只有将蛴蟆送走,方可保平安无事。因为瘟疫盛行之时,恰逢正月开春之际,正是冬眠后蛴蟆纷纷出动繁殖之时,人们信以为真,便将其称之为“蛴蟆瘟”。 于是人们就用点“蛴蟆灯”“摇嫩竹”,的方式来赶走“蛴蟆瘟”祈求来年人平安、田丰收。这样,每年的正月十四,家家扎“蛴蟆灯”送“蛴蟆瘟”的风俗就传到了现在。
当天色渐暗时,人们欢歌笑语手提“蛴蟆灯”浩浩荡荡地聚集到河边,星星点点的灯光将乡间映衬的格外美丽,此时,鞭炮齐鸣、烟花满天,整个河畔变得热闹非凡。大家将灯笼插挂在桥头河边,寓意着蛴蟆瘟将被水冲走,象征丰收平安的幸福生活即将来临。同时人们还点起了孔明灯。在大家心中,“蛴蟆节”已经不单单是为孩子们祈求平安,更多的则是期盼五谷丰登、幸福健康。